提到韩国饮食,很多人会想到泡菜,但很少有人知道,韩国军队的伙食问题,早已成了公开的“扎心事实”。
从士兵晒出的餐食照片到官方数据对比,韩军“吃不饱、吃不好”的现状,背后藏着从历史到现实的多重顽疾。
一、韩军伙食差到啥程度?
要说韩军伙食有多差,一组2025年的官方数据就能说明问题。
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统计显示,韩国猪饲料每公斤约727韩元,一头100公斤的成年猪每餐要消耗6.1公斤饲料,折算成本4435韩元;而同期韩军的每餐标准仅为4333韩元,比喂猪的成本还低。
展开剩余90%更关键的是,受韩国经济状况影响,这个餐标还大概率会继续降低。
“韩军吃得不如猪”,并非夸张嘲讽,而是有数据支撑的现实。
2021年4月,国际社交平台上流出一张韩军士兵的隔离餐照片:餐盘里只有几片黄瓜、几根泡菜和一些年糕,连基本的蛋白质都看不到;
面对士兵的抱怨,韩国国防部曾辩解称“疫情导致物资配送受限”,可没多久就被自己人“打脸”。
有军官特意发布摆拍照片,炫耀“韩军伙食丰富,国际绝无仅有”,照片里的餐盘里放着整只鸡、半只澳龙,与普通士兵“一勺米饭、几块豆腐、薄如A4纸的土豆片”的日常伙食形成天壤之别。
这种反差让韩国媒体都忍不住抨击:“正视事实,别欺骗民众!”
其实,韩军伙食问题早不是新鲜事。
从2016年到2025年,几乎每年都会被拿出来讨论。
比如之前北京冬奥会期间,韩国运动员一边偷偷打包中国美食、清空水果区,一边吐槽“中国饭菜油腻”,还称“韩国泡菜更好吃”。
这种对饮食的“双标”态度,也让人联想到韩军伙食的窘境——或许正是平时吃得太差,才会在遇到丰富餐食时既想挑剔又忍不住“囤货”。
二、从日本殖民开始,“饿肚子”成了“传统”
韩军伙食差,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,而是从根上就带着“饿肚子”的基因,这要从日本殖民时期说起。
1910年,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后,开始疯狂掠夺物资。
当时日本推行“产米增值计划”,把朝鲜的水稻产量从1200万担提升到2300万担,但70%的稻米都被运回日本,朝鲜人均大米消耗量从0.81担暴跌到0.43担。
大量朝鲜人陷入饥饿,1929年寒冬,咸镜道甚至出现人吃人惨剧,据日本殖民档案记载,当年全朝鲜超47万人因饥饿死亡,实际数字只会更高。
更关键的是,日本为了控制朝鲜,招募大量朝鲜人加入日伪军,还把“省钱省粮”的伙食习惯灌输给他们——当时的朝鲜伪军大多只能靠馊饭团充饥,长期营养不良。
而韩国军队成立后,不仅继承了日伪军的建制,连“饿肚子”的传统也一并继承了。
1948年,韩国在美军扶持下建国,首任总统李承晚直接收编了24万日伪军,这些人成了韩国军队的核心。
而当时的韩国极度贫困,人均GDP不到朝鲜的1/3,连供电都要靠朝鲜。
为了省钱,韩国军队延续了日伪军“低标准伙食”的模式,甚至变本加厉。
最典型的就是1950年的“国民防卫军死亡行军”。
当时韩国颁布《国民防卫军设置法》,征召50万17-40岁男性编入国民防卫军,可这支队伍出发时,没有任何粮食和军服分配。
在严寒中,士兵们饿着肚子行军,不少人衣衫褴褛、赤脚行走,甚至连内裤都没有。
据韩国《中央日报》记录,50万人中约20%因严寒和饥饿死亡,可李承晚政府却谎称“仅1000多人死亡”。
后来调查发现,真正的原因是军政高层贪腐——23亿韩元军饷和5.2万担粮食被贪污,其中1/3流入李承晚的小金库,最终只有5名官员被枪决“背锅”,贪腐的根源根本没解决。
到了朴正熙、全斗焕执政的军政府时期,韩军伙食问题也没改善。
朴正熙曾是侵华日军(日本名“高木正雄”),他执政时更在意“镇压民众”而非“士兵温饱”;全斗焕时期,军队甚至被改组为武装警察,用于镇压光州事件,对士兵伙食更是漠不关心。
这种“重镇压、轻后勤”的思路,让韩军“吃不饱”的问题成了难以根治的顽疾。
三、贪腐层层盘剥,餐标成了“纸面数字”
如果说历史是“病根”,那现代韩国军队的贪腐,就是让“伙食差”越拖越重的“毒药”。
韩军的餐标本就不高,以前每顿约16元人民币,甚至低于韩国高中生20元的餐标。
后来为了防止士兵不满,餐标涨到21元,但这笔钱根本到不了士兵嘴里——经过各级军官的层层盘剥,真正用于士兵伙食的钱,每顿大概率不到6元。
剥夺的手段,可谓是五花八门。
比如有些军官会在部队里开小卖部,为了让士兵买小卖部的食品,故意在食堂饭菜里加虫子、螺丝钉、老鼠屎等异物,用这种方式逼士兵“自愿”花钱买小卖部的东西。
据统计,2017-2022年这5年里,韩军就发生了100多起“伙食异物投诉”,没被揭发的只会更多。
更离谱的是,军队高层还把黑手伸向了后勤和装备预算,间接挤压伙食经费。
2014年的“统营舰案”就是典型:韩国耗资8.7亿人民币打造的救援舰“统营舰”,交付后故障频发,在“岁月号”沉船事件中根本无法参与营救。
调查发现,海军花2200多万元购买的声纳设备,实际价值仅100多万,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旧型号。
最终韩国检方起诉了63名韩军高官,包括前海军参谋总长,牵扯出枪支、军舰、物资等多个贪腐案件。
还有2016年,韩国最精锐的707特种部队爆出“骗保丑闻”,涉案金额达上千亿韩元,甚至连本就紧张的士兵伙食费也被挪用。
这种从上到下的贪腐,让韩军伙食成了“任人宰割”的一块肥肉。
高层贪后勤预算,中层剥餐标,底层军官逼士兵买小卖部,普通士兵只能吃“猪都不如”的饭菜。
更无奈的是,韩国民众对军队的信任度极低,也不支持给军队涨福利。
比如朴槿惠曾承诺“士兵补贴加倍”,5年任期内毫无进展;2022年尹锡悦提出“给士兵涨薪”,却因民众反对不了了之。
为啥民众不支持?
因为韩国军队长期爆出霸凌、性侵丑闻,比如2019年官方数据显示,5年里有116名女军人遭上级强奸,每年超400起军队性侵案,却只有不到17%被指控,且大多判缓刑。
民众觉得“这样的军队不值得投入更多资源”,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士兵。
结语:
韩军“吃不饱”的问题,从来不是“缺钱”这么简单。
从日本殖民时期的物资掠夺,到建国初期继承日伪军的“省钱传统”,再到现代军队的层层贪腐,“饿肚子”早已刻进韩军的发展脉络里。
如今,即便有士兵抱怨、媒体抨击,韩军伙食问题也很难改善。
历史遗留的“低标准”思维没改,贪腐的土壤没除,民众的信任度没提,哪怕偶尔提高餐标,也会被层层盘剥成“纸面数字”。
或许正如韩国媒体所说:“韩军的伙食问题,是这个国家体制问题的缩影,从根上烂了,就难好起来。”
发布于:安徽省股王配资-股市杠杆公司-我要配资平台-股票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