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老铁路通车了,中泰高铁动工了,印尼的雅万线已经跑起来了。唯独越南,从2006年喊口号,到2023年才点头说要修,光可行性报告就写了十几年。
钱没着落,图没画完,线路还卡在“国会审批”。等回过神来一看,左边老挝搭上中国标准,右边泰国直通泛亚铁路,自己却蹲在原地晒图纸。
现在越南说要找中国帮忙,但东南亚这趟高铁快车,早就开走了,晚了,就是晚了。
别人高铁都通车了,你还在做可行性报告
2006年,越南第一次提出建设“北南高速铁路”,设想从河内通到胡志明市,总长1545公里,时速300公里,当时拍着胸脯说要“通达全国”。
规划书厚厚一本,预算高达560亿美元,被包装成“国家现代化名片”。结果呢?2010年,越南国会正式否决项目,理由五花八门,但归根结底一句话:方案写得多,账算不明白。
之后就是长达14年反复评估。政策换了好几茬,技术路线改了三轮,合作者从日本换到韩国,再换到本国企业,最后连中国也“列入备选”。
越南交通部多次发布声明,强调“要自主修建,不依赖他国标准”,文件堆起来有几米高。可直到2023年10月,越南国会才终于通过“北南高铁”项目方案,而此时,项目预算已经涨到670亿美元,通车时间依旧遥遥无期。
越南想了十几年,还在纸上打算盘,中老铁路已经在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了。1035公里,全线标准轨,时速160公里,电气化线路,全线贯通。
从昆明出发,只需10小时就能直达万象。这条线只用了5年建成,建设速度、运营标准、通关效率全部对接中国系统。
不到三年,货运量突破5000万吨,旅客运输突破4500万人次。2023年,老挝国内GDP增幅中,40%来自中老铁路带动的交通和物流。
看着老挝靠高铁变了样,越南终于有点坐不住。2023年底,越南交通部放风称考虑引入中国方案参与河内至荣市段投标。
但问题来了——越南国内现有铁路大多为米轨制,与中国标准轨完全不兼容。想要接轨,要么全部翻修,要么全部重建,两条都不便宜。
而此前越南反复强调“要脱离外国依赖”,如今再转头找中国,谈判桌上立场左右横跳,连项目负责人都搞不清到底谁说了算。
这还只是线路问题。真正难啃的,是技术工人短缺、配套体系缺失。
越南高铁相关施工队伍尚未形成产业链,设计院水平停留在普通国铁阶段,电气化系统全靠进口,人才培养一片空白。
这时候再喊“引进中国方案”,就像一个只学会修自行车的工厂,突然想上马航空发动机,体系上根本接不上口,节奏上完全赶不上车。
老挝通了,泰国快了,越南在原地蹲着喊快
2021年12月,中老铁路全线贯通,打通中国—中南半岛陆路主通道。2024年一季度,铁路运输已延伸至马来西亚、新加坡,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,形成跨境货运新枢纽。
站在地图上看,从昆明出发,经万象入境泰国,再往南至新马,一条“泛亚铁路中线”已经初具雏形。
中泰高铁,是这张网的关键拼图。2014年中泰签署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,2017年一期工程动工,连接曼谷至呵叻,全长252公里。
工程虽慢,但推进不止。2024年4月,中泰铁路二期(呵叻至廊开段)获批,计划2025年正式开工,总投资727亿元人民币,建成后与中老铁路无缝衔接,2031年通车时间已被泰国交通部正式确认。
中老铁路通了,中泰铁路也上了轨道。这两条线构成中南半岛的南北大动脉,而这条动脉,没有越南的影子。越南至今使用的是米轨系统,全长3143公里,90%为单线非电气化线路,平均时速仅为50公里,别说对接中国,连国内运输都费劲。
区域互联互通的车队开走了,越南这辆车还没装好轮胎。更尴尬的是,原本老挝才是“陆锁国”,现在却搭上中国高铁,实现“陆联外通”;越南本可以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桥梁,现在却成了“高铁孤岛”。
越南总理在2024年政府会议中首次表态:“要加快北南高铁建设进度,适时引入外部合作机制。”这句模糊表态,既没说清引谁,也没说清什么时候引。中老泰已成“高铁三角”,越南却在边缘摇摆。
2025年,中泰铁路二期将正式开建。一旦通车,中方货运可以直达泰国东部港口,出口马来、转运新加坡,全线时速达250公里,形成货客两用主通道。
越南若想切入,只能自建“外链”,却因标准不同、制度不通、协调不顺,插不上这个成熟的系统。
中国建的,是系统性工程;老挝泰国对接的是区域性整体;越南想进,要换轨、要谈判、要花钱、还得重新起步。
高铁修的是路,但这条路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骨架,一旦慢了,就很难赶上下一趟车。
求得再急,轨距也不认你这一套
2024年2月,越南交通部发布声明,计划将河内至荣市段交由中企参与招标,作为高铁建设“试点项目”。
这算是越南首次明确提出希望引入中国参与。但问题压根不在“参与不参与”,而在于体系对不对得上。
中方修的高铁,用的是标准轨、统一信号、电气化、自动化全链条建设。越南国内轨距是米轨,长期缺乏统一管理,施工标准、设计院认证、招投标流程与中国完全不同。
更关键的,中国建高铁讲求统筹推进、线路成网,越南则习惯于分段审批、分批报批。两套机制对不上,一个强调一体化,一个强调本地化,接轨谈何容易?
越南此前在2010年明确提出“拒绝中国参与”,在之后的多轮规划中反复更换技术方,却始终没能把第一根钢轨落地。
如今想回头合作,中企要面对的是制度不清、审批不稳、资金不明的多重障碍。项目审批部门说合作,财政部却拿不出钱;技术部门支持中国标准,运输部又想坚持本国规范。
这种“各说各话”,中方企业很难下场。
中国高铁是集设计、制造、施工、运营、维护于一体的成熟系统。要合作,就得按照系统节奏推进。越南过去绕了一圈,如今回来,还得补课、重走、再规划。
一来时间成本高,二来协调难度大。高铁通不通,看的是国家决心和政策执行。
中老铁路通了,是因为老挝一锤定音;中泰铁路推进,是因为两国高层定期磋商、跨部门协调;越南呢?从规划到现在,主责单位都换了三拨,合作方向始终摇摆不定。
泛亚铁路中线正在成型,中国主导的“南北经济走廊”一步步落地。货通了,人来了,投资也会跟着走。
这一轮区域基础设施整合,中国占了主导权,谁跟得上,谁就能搭上增长快车。越南若想加入,已没太多谈判空间。轨距不同,速度不同,节奏也不同。这一趟高铁大车,没等人。
参考资料:
中老铁路:“黄金通道”作用凸显.新化社.2024-10-25.
外媒评述:中老铁路为老挝带来发展红利.参考网.2024-12-09.
中泰高铁合作提振区域发展信心..环球时报.2025-02-08.
中泰高铁二期获批,泛亚铁路中线建设提速.第一财经.2025-02-05.
越南北南高铁项目时隔14年在国会获批,将“独立自主”修建.彭湃新闻.2024-12-03.
越南高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?日本承建都烂尾,如今670亿寻求中国帮助?.新浪网.2024-10-31.
越南企业在高铁项目中迎来机遇.NhanDan.2025-05-22.
首条中越标准轨铁路2025年开工,越南铁路建设大提速.第一财经.2025-01-02.
股王配资-股市杠杆公司-我要配资平台-股票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